勵志故事禪理故事

80後社區幹部,居委會裏的80後故事

本文已影響 3.07W人 
80後社區幹部,居委會裏的80後故事
帶着紅袖箍、年齡大、女同志、文化水平不高,但勤勤懇懇、熱心腸、人緣好、擅長做協調工作……這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社區大媽們的“標準形象”。如今,隨着時代的發展,社區裏似乎已不只是“大媽們”在唱獨角戲,年輕的“80後”甚至“90後”,已開始逐漸成爲她們的搭檔,活躍在社區工作中。  社區幹部年輕化、高學歷化成爲趨勢,越來越多的小區完成了以老帶新的交接。“80後”社區幹部像一縷清風,帶着他們特有的衝勁兒和衝擊力,給社區管理帶來了青春、活力、熱情和不少新鮮事兒,他們和社區磨合、融合得怎麼樣?是否適應高強度瑣碎繁雜的社區工作?是否能夠發揮自身優勢,在工作中獲得成長?一起來看看這些80後社區工作者。  居委會裏年輕人的故事  故事一 “感覺不出自己還是‘80後  在河北區江都路街如皋里社區,一進辦公室,低保專幹林世芳正在爲一位上年紀的居民解答關於申請低保所需要的條件,半小時後居民將所瞭解的情況記錄後滿意地離開了居委會。“你看,我這經常一件事要嘮叨好幾遍,來這辦事的上年紀人居多,總是害怕他們聽不明白,現在已經感覺不出自己還是‘80後’呢!”林世芳對記者說。  今年31歲的林世芳從2009年開始通過大學生公益崗從事社區居委會工作,在去年換屆中,她應聘來到如皋里社區,雖然年紀不算大但在社區居委會的各項工作中算是經驗豐富。在外人眼中社區工作看似簡單,但在具體工作中可並非如此,與居民溝通也要講究方式方法,“來這辦事的居民肯定都有着自己的目的或訴求,而很多時候居民都會說着說着就不自覺地跑題,如果跟着對方節奏走就會浪費很多時間,這時就得摸清對方的真實想法,提高工作效率。”林世芳介紹說。  在社區居委會從事基層工作多年,各項業務在林世芳看來已經得心應手。“還記得剛從事社區工作,會直接面對各種各樣的居民羣衆,有的人說話方式真的很難讓人接受,有很多讓自己茫然的地方。這幾年自己也成熟了不少,摸索出了不少方法。首先要端正工作態度,要把處理社區工作真正當成自己的責任。一旦遇到麻煩事,必須靜下心來,心平氣和地處理。平日裏,也要多和居民溝通交流,心裏親近了,解決問題就方便了。”如今的林世芳肩上的責任重了,幹勁兒也更足了。對於未來的工作道路,她就是希望能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如果能有更多空餘時間,就挨家挨戶深入居民家中,按照自己平時的所需建立一份詳細的家庭信息檔案。  故事二 比“大媽”還細心的陽光大男孩  大學裏學的是機電專業,畢業後卻歪打正着地考上了社區工作者。“90後”大男孩葛文強在社區工作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  剛到向陽樓社區居委會時,葛文強很不適應。“在這裏我每天面對的不再是老師和同學,而是形形色色的各種人羣,面對的是老百姓;腦子裏想的不再是讀書那麼簡單,而是想的是怎樣爲老百姓服務好,怎樣多爲老百姓解決各種困難,怎樣使老百姓認識自己並認可自己。”  同樣,葛文強的年齡和外表也沒有得到居民們的認可,對於非常稀罕的“90後”“男社區工作者”,58歲的居委會主任說,“我們當時確實不怎麼看好這個陽光大男孩,居委會工作太瑣碎,得有耐心,有個好脾氣,而現在‘90後’的孩子大多都不太能吃苦,社區這些婆婆媽媽的事兒用不了幾天他就該煩了。”  現實的工作,的確讓小葛動搖過:“記得有一次,我正在居委會值班,一個喝得醉醺醺的居民來到居委會大鬧,說自己是刑滿釋放人員,沒有工作,生活沒有保障,要找工作。如果我們不管他,他就要砸了居委會,說着說着,還向我動起了手。我當時氣壞了,這社區工作乾的,不光辛苦,還得受氣,我不想幹了。後來,一個老社區居委會主任看出了我的情緒不對,找我談了一次長達數小時的話,至今對我都是一種鞭策。”  如今,小葛就總結了自己的一套“管理經”:“只要多交流,任何矛盾都可以解決。保持信息渠道暢通,資源的整合利用也很關鍵。”現在的小葛工作起來可帶勁兒了,幾乎每天都要入戶瞭解居民情況,誰家有困難,他知道了肯定第一個到。社區裏的老社區幹部都說,“人心都是肉長的,看着這孩子每天在社區奔波,他是真心給大夥兒辦好事兒解難題,有時甚至比我們這些‘大媽’還細心,我們是真喜歡這孩子,有時還真心疼他呢。”  故事三 上班第一個月 累得瘦了8斤  1989年出生的張雯雯,2012年大學畢業後經過公開招聘到了居委會工作,之前沒有全面接觸過社會的小姑娘,發現這份工作與之前的想象大相徑庭“之前覺得居委會工作就是和老百姓接觸,辦辦各種手續,有什麼問題幫着解決一下。誰知道這麼辛苦,工作量大、經常不能準點下班不說,和羣衆的相處模式更是一門學問,真是不適應。”  張雯雯在居委會擔任低保主任的職責,這也是工作難度最大、最複雜的崗位。上班第一天,居委會主任就把轄區範圍內低保戶的情況放到了張雯雯的面前,她必須儘快熟悉160個低保戶的情況。張雯雯不敢怠慢,工作間歇都在翻閱低保檔案。同時,她還要掌握低保制度,爛熟於心才能在羣衆來諮詢、辦事的時候遊刃有餘。每天的工作安排得緊緊噹噹,一個月下來,張雯雯的體重下降了8斤,有時回到家連飯也顧不上吃就累得趴到牀上。  與羣衆的交流、溝通是居委會工作的一門大學問。張雯雯接觸的羣衆家庭條件都不是很好,有些被生活所迫,想法極端,加之近幾年,國家對低保的核定標準越來越精確,給予低保人員的政策也越來越優惠,因此不少處於低保覈定標準邊緣的羣衆便使勁往“低保圈”裏“擠”,少數“擠”不進去的就到居委會鬧事。社區內有一戶居民,多次來到居委會,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說自己符合標準,一定要把低保辦下來。張雯雯每次都仔細解釋,讓他回去準備相關材料,可這戶居民全然不聽,不給辦就摔杯子、砸椅子,賴在居委會不走。一個剛畢業的女孩子,哪能掌控這種局面,張雯雯經常被氣哭,最後只能由工作經驗豐富的老主任幫忙調停。  “與居民相處,最需要的就是耐心和責任心,居民的事要當成自己的事一樣去辦,儘自己所能幫助他們,就是這份工作的職責。”張雯雯說。  社區幹部經驗,老主任支招“80後”  望海樓社區孫麗華主任:  讓居民把你當成自己人  2012年3月,25歲的郭冉應聘到望海樓社區工作,剛上班沒多久領導就安排她去收清潔費,年輕的她把社區工作想得太簡單了。  怕有些上班族白天不在家,郭冉每天下了班就到小區裏去收清潔費。誰知不交清潔費的理由五花八門,經常聽到的是一句句不耐煩的罵聲。“有的居民明明在家卻不開門,我透過老式防盜門看見他們在看電視、擇菜,可對我就是不理睬。還有讓我無語的就是,我敲門裏面問,‘誰啊?’‘收清潔費的。’‘我家沒人!’暈啊,那和我說話的是誰啊。”  居委會孫麗華老主任看到郭冉垂頭喪氣的樣子,決定帶她去收一次清潔費。  “當我和孫主任來到小區時,主任和每一戶居民說話那叫一個有耐心,儘管有的居民情緒和言語有些激動,可老主任就是一直笑臉相迎,我不得不從心裏佩服。”  孫主任告訴郭冉:“居民有時是愛和你發一些牢騷,有的也的確和清潔費無關,可人家把你當成居委會的工作人員,不單純看成收費的,自然會把別的事也和你念叨唸叨,作爲一名基層的社區工作者,傾聽百姓的心聲是應該的,就算是有一些不配合的舉動和言語,我們還是要有一顆寬容的心來對待居民,當他們把你當成自己人了,你開展起工作來就得心應手多了。”  金辰園社區劉蘊俠主任:學着用心去打動對方  今年26歲的張麗妮2012年4月應聘到金辰園社區居委會工作,當時麗妮還沒有結婚,社區安排她負責計生工作,面對入戶發放避孕工具,她一下子就犯了難,當時她把要入戶發放的避孕工具用報紙包得嚴嚴實實,入戶時她根本不好意思正視對方,尷尬得不得了。自我介紹後,把東西往人家手裏一塞就匆匆地離開了。  後來,麗妮又接手了社區流動人口動態管理,要摸清轄區各片流動人口的情況,因轄區人口密集,流動性大,流動人口管理工作很難開展,爲了一本小小的《流動人口婚育證明》,常常是被人家冷言拒絕,人家覺得自己的情況不願意多和你說,甚至有些開門臉做生意的外地人員,覺得你耽誤了人家的時間,耽誤人家做生意了,麗妮心裏很不是滋味,有點無從下手。這時老主任劉蘊俠安慰麗妮:“遇到問題不要愁,要學着用心去打動對方,人心是肉長的。”  一年來,麗妮調整了心態,她說:“每天的工作都很忙,總結起來都是非常小的事,但我特別充實,很有成就感。”  金鐘家園社區石秋華主任:站在居民角度看問題  今年25歲的宋春豔2009年大專畢業後應聘到金鐘家園社區,成爲一名社工。2010年夏天,全市開展市容大整治活動,春豔被安排協調居民家拆除舊有護欄、改成統一“貼窗式護欄”的工作,可連着一個月,早出晚歸的她談了很多家,都碰了釘子。  後來,一次春豔陪居委會的石秋華老主任去談拆護欄,她發現居民對石主任的態度完全不同,石主任無論敲誰家的門,不管同不同意,人家都會把門打開聽石主任把話說完,根本沒有像自己那樣碰到閉門羹。春豔很疑惑,我門都進不去還得挨兩句罵,老主任還能有茶水喝,這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  石主任看見春豔疑惑和羨慕的眼神,回到居委會對春豔說:“你要明白居民爲什麼不配合你的工作,人家有人家的想法和理由,聽聽人家有什麼難處,咱們應該如何最大限度地幫着人家把問題解決了,人家不就能聽進去你說的話了嘛。你再把你的理由說出來爭取人家的理解與支持。”  春豔改變了自己的工作方法,到居民家中看到居民是上歲數的老人,就幫他們把護欄裏的雜物該賣的賣,該搬到屋裏的搬到屋裏……她用真心和實際行動換來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