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故事名人故事

楊絳去世,回顧楊絳105歲的才華和坎坷,爲先生送別

本文已影響 2.04W人 

楊絳去世,回顧楊絳105歲的才華和坎坷,爲先生送別

105歲的才華和坎坷,所有的雞湯都是真實的人生智慧!

2016年5月25日凌晨,著名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夫人楊絳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享年105歲。


一起來回顧楊絳先生的一生,送別先生,願她一路走好!

楊絳先生簡歷

楊絳,1911年7月17日生於北京,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著名的作家,戲劇家、翻譯家,錢鍾書夫人。楊絳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爲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到2014年已累計發行70多萬冊;她早年創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臺長達六十多年,2014年還在公演;楊絳93歲出版散文隨筆《我們仨》,風靡海內外,再版達一百多萬冊,96歲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102歲出版250萬字的《楊絳文集》八卷。

在中國作家榜上,她是年齡最大的上榜者,已近105歲高齡,仍精神矍鑠,筆耕不輟。在民國才女之列,她是最從容優雅的精神貴族,生於亂世,心中卻有一份與世無爭的寧靜。

作爲錢鍾書眼中“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楊絳先生已經跨越兩個世紀的人生起伏。當那些浮於人世的塵埃落定,她與生俱來的才華與魅力卻依舊閃光,在歲月的歷練下燁燁生輝。

百年滄桑,楊絳先生也曾於童年時期居於杭州保俶塔附近。2014年李克強總理訪問杭州,還在運河邊的書店買了楊絳先生的《洗澡》和《洗澡之後》。

“我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淨這一百年沾染的污穢回家。”這是楊絳先生102歲生日時所說的話。好像只有回顧她的漫長滄桑歲月,才能在這個喧囂浮躁的時代,尋回一些暌違已久的溫潤平和。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楊絳《百歲感言》

仙童好靜:這一年,楊絳3歲。

1914年,曾於美國留學、籍貫江蘇無錫的楊蔭杭,調任浙江高等審判廳長,舉家遷居杭州保俶塔附近。子女中有排行老四、個頭最矮的“阿季”——1911年7月17日,楊絳在北京出生,取名季康,小名阿季。

他們在杭州度過短暫時光。1914年,父親因國家法令,本省人不得爲本地司法官,調任浙江高等審判廳長,駐杭州,舉家遷居杭州保俶塔附近。大街二姐自學校歸,三姐自無錫由大伯母送歸,小弟保叔生。

12歲那年,楊絳進入蘇州振華女中。生長在這個開明的知識分子家庭,楊絳也開始迷戀書裏的世界。一次,父親問她:“阿季,一星期不讓你看書,你怎麼樣?”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

高中老師曾對楊絳批語——“仙童好靜”。

1928年秋,楊絳到蘇州東吳大學上學。 後來成爲知名人類學家的費孝通,與楊絳在中學和大學都同班。他儼然充當起楊絳的“保護神”,有男生想追求楊絳,費孝通便對他們說:“你們‘追’她,得走我的門路。”

姻緣天定:這一年,楊絳21歲。

1932年,開學在即,東吳大學卻因學潮停課。畢業班的楊絳與同班學友結伴到燕京大學借讀。這年3月2日,楊絳到清華大學看望老朋友,邂逅學友孫令衍的表兄錢鍾書。

隨後錢鍾書寫信給楊絳約見。見面後,他的第一句話是:“我沒有訂婚。”楊絳答:“我也沒有男朋友。”此前,楊絳誤會錢鍾書和一位姓葉的小姐訂婚,而錢鍾書也誤認爲,楊絳是費孝通的女朋友。

錢鍾書的信很勤,一天一封。他告訴楊絳,自己的“志氣不大,只想貢獻一生,做做學問”,這一點,與楊絳不謀而合。

在晚年回憶錄裏,楊絳寫道:“偶然相逢,卻好像姻緣前定,我們都很珍重第一次見面,因爲我和他相見之前,從沒有和任何人談過戀愛。”

聽到風聲,費孝通不樂意了,來找楊絳“吵架”,他認爲自己更有資格做楊絳的男朋友。楊絳迴應說:“若要照你現在的說法,我們不妨絕交。”

費晚年作文時,把楊絳稱爲自己的初戀女友,楊絳直言:“費的初戀不是我的初戀。”徹底撇清關係,費是暗戀一場。

有則軼事說,錢鍾書去世後,費孝通去拜訪楊絳,送他下樓時,楊絳一語雙關:“樓梯不好走,你以後也不要再‘知難而上’了。”

鍾書癡人癡福:這一年,楊絳24歲。

1935年7月13日,錢鍾書與楊絳在蘇州舉行結婚儀式。楊絳回憶道:“(《圍城》裏)結婚穿黑色禮服、白硬領圈給汗水浸得又黃又軟的那位新郎,不是別人,正是鍾書自己。我們結婚的黃道吉日是一年裏最熱的日子。新人、伴娘、提花籃的女孩子、提紗的男孩子,一個個都像剛被警察拿獲的扒手。”

隨後,錢鍾書考取獎學金,楊絳中斷清華學業,陪丈夫遠赴英法遊學。學習之餘,楊絳幾乎攬下生活裏的一切雜事。

在牛津,他們的女兒錢瑗出生了。她儼然是個最天才的主婦,有條不紊地料理整個家庭。

錢的母親感慨兒媳,“筆桿搖得,鍋鏟握得,在傢什麼粗活都幹,真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入水能遊,出水能跳,鍾書癡人癡福。”

1938年,兩人回國。錢鍾書在清華謀得一教職,而楊絳任了一年校長後,當起小學老師。

1943年,楊絳的首部劇作《稱心如意》上演,一鳴驚人,後又創作了喜劇《弄假成真》等。原名叫“季康”,被兄弟姐妹的快嘴叫成“絳”的她,乾脆取了“楊絳”做筆名。一時,“楊絳”名聲大噪。

而此時,錢鍾書萌生了要寫長篇小說《圍城》的念頭。已然成名的楊絳,甘當“竈下婢”,全力支持他創作。

錢鍾書的短篇小說集《人·獸·鬼》出版後,自留樣書上,錢鍾書爲妻子寫下:“贈予楊季康,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多年前,楊絳讀到英國傳記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把它念給錢鍾書聽,錢當即回說,“我和他一樣”,楊絳答,“我也一樣。”

特別放一段楊絳先生的愛情經歷,再次品讀楊先生的文章,很多人都會有的困擾,楊先生告訴大家“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