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名言讀書名言

《復活》讀後感三篇

本文已影響 1.15W人 

《復活》讀後感三篇

《復活》讀後感三篇

導語:《復活》就是這樣一部經典名著。 很多人覺得這個故事其實談不上高尚,主人公聶赫留朵夫沒能徹底脫離他的階級,像那些政治犯一樣爲人民爭取權利。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復活》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復活》讀後感三篇

篇一:

在復活一書中,聶赫留朵夫"懺悔貴族"的形象闡述了托爾斯泰作爲作者想要表達的精神與主旨。在他身上,“精神的人”和“動物的人”二者交替出現。一方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天性,一方是在作者抨擊的沙俄統治階級薰陶下腐朽靡爛的惡。

大學時期的聶赫留朵夫熱情而單純,象牙塔中不諳世事的少年腦中灌輸着在當時俄羅斯算得上不切實際的,及其理想主義的名主理念。雖然出生於地主家庭,在注重血統的沙俄是不可與統治階級分割的一分子,但聶赫留朵夫仍堅定不移地反對着土地私有制,“佔有土地是不正當的”,爲被剝削的農民、工人呼籲正義,爭取改革。

然而,參軍後,聶赫留朵夫很快地沾染了腐敗的生活方式,再次回到馬斯洛娃身邊後將她誘姦致孕又用100盧布打發拋棄了她,使她被掃地出門,生活困苦,領了黃色執照開始妓女生涯。

馬斯洛娃的如同德伯家的苔絲,被誘姦後生活急轉直下。但她不同於苔絲,因爲苔絲於艾裏克是罌粟般引誘其墮落,讓其甘心於沉溺罪惡中的禁果;而馬斯洛娃於聶赫留朵夫,是救贖,是藥引,是他獲得精神上新生的燈塔。因爲他,馬斯洛娃不再相信“上帝和愛”,不再相信美好存在於世間。這個因自己的孽障淪落煙花之地,勾欄之中,被徹底地傷害而即將不久於人世的女子,喚醒了被動物面支配的聶赫留朵夫殘存的“精神的人”。自此,他開始了爲馬斯洛娃上訴,從而接觸社會各個階層的人間百態,產生對沙俄社會的反思與痛恨,直至獲得馬斯洛娃的原諒,散盡家財與她同被流放西伯利亞的道路。而馬斯洛娃也在原諒聶赫留朵夫中復活了自己。

全書中,最令我恐懼的不是沙俄統治的殘忍不公,不是社會底層人民飽受剝削虐待的悽苦生平,而是這些社會因素造成的精神上完全的,徹底的,悲哀的空虛。托爾斯泰曾描述馬斯洛娃作爲妓女的生活,下午起牀,挑衣服,吃油膩的甜食,與鴇母吵架,傍晚縱情享樂直至凌晨。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行屍走肉般的生活失去了任何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在風雨中的車站失去了信仰的馬斯洛娃,彷彿也失去了靈魂。於徹骨的麻木與放蕩中,馬斯洛娃只是個挖掉了精神的軀殼,沒有了自我,沒有了意識,以一個渺小的,獸性的姿態存在着。這恐怖的空虛蔓延着,不僅在底層人民中出現,也更在貴族,這些因腰纏萬貫連基本的謀生工作都不需要實行的遊手好閒者們中出現。托爾斯泰也在文中借聶赫留朵夫問道,受苦的意義是什麼?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於我而言,這就是爲什麼馬斯洛娃和聶赫留朵夫兩個具有典型的形象能如此觸動人心。只有走出精神上的空虛,才能夠真正的活,名曰“復活”。空虛是這些可憐人們逃避難以承受的苦痛的途徑。聶赫留朵夫也一樣,他困惑於社會中如此的苦難與不公之意義,徹夜翻讀聖經焦急尋找答案,得出結論爲,要克服如此的苦難與罪惡,唯有“在上帝面前承認自己的罪”。這具有濃郁基督教薰陶的思想卻也不失爲真理,歸根結底向上帝懺悔是爲了尋求寬恕。承認並知曉了自己的罪惡,繼而尋求某種更高精神存在的寬恕,受害者的寬恕,或自我寬恕,但寬恕並非包庇。承認罪孽,並帶着罪孽活下去,無論你是信徒或無神論者,這都是通往心靈淨化的唯一道路。西蒙鬆之類的革命者攻擊的是製造社會性麻木空虛的源頭,即封建體系。而聶赫留朵夫與馬斯洛娃,代表了千萬渺小的封建受害者,即沒有能力或不願傾其所有來改變全社會的人民。在政教合一,基督徒根深蒂固的沙俄,托爾斯泰創造此二人的意義是,個人信仰與懺悔,宗教主義的路途,纔是絕大部分麻木而無力改變社會的民衆尋求解脫的方式。面對俄羅斯民族深沉的苦難,托爾斯泰一生的思想沉澱給出的解決方法,盡顯了生活在精神世界的文豪思想,從個人的精神上解救這個他所深愛的民族,而非社會性的改革。

個人宗教主義具有足以抗衡封建腐爛的社會體系的能量,也可能是在不能改變體系之前,人民的唯一救贖。這就是我眼中,復活的主旨。

篇二:

同俄羅斯的音樂一樣,俄羅斯的文學永遠有一種獨特的味道,我見識太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但它確實是獨特的[]。

《復活》是一部單一線索的作品,情節並不跌宕,勝在飽含感情、充滿思想和智慧。

作爲托爾斯泰的收官之作,托爾斯泰或許是準備把自己全部的思想都傾注在這部作品中,對政府、官員腐敗無能竭力批判,對社會體制的腐朽失效無情揭露,對罪與罰進行探討,對宗教思想進行探討,對貴族的嘲諷,對貧農的同情,對一切苦難的關懷,還有對俄羅斯社會生活狀態的細緻描繪,思考深入,細節豐富,堪稱包羅萬象。

一句題外話,《復活》中還講了一個關於“三體”的小笑話,用來形容聶赫柳朵夫、卡秋莎和革命者西蒙鬆的三角戀關係,不知道深受俄羅斯文學影響的劉慈欣,寫《三體》是否是受此影響。

聶赫柳朵夫是托爾斯泰本人的影子,是他一直以來想成爲的那個人,聶赫柳朵夫所有“不合邏輯”的所作所爲,都是托爾斯泰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托爾斯泰本人嚮往樸素、甚至苦修般的生活,但爲了夫人和家庭,他卻無法放棄他的土地,他的莊園和他的生活,於是只能一再忍受這內心的矛盾,他甚至私下寫過同夫人的訣別信但卻祕而不宣,他只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尋求心靈上的解脫。但他在去世前的一段時間,他終於出走了,並病死在路上,這是他最後的勝利。

正是這樣的煎熬,這樣的內心鬥爭,才塑造出了聶赫柳朵夫這樣一個人物。姑且不論那些關於土地,關於私有,關於政治,關於革命的思考是否正確,讀後感.但他成功地爲聶赫柳朵夫注入了自己的靈魂。一些評論認爲本書最大的敗筆即在於將一個70歲飽經滄桑的靈魂注入到一個30多歲浪蕩公子的身上,實在是不協調,如果這個人物的轉變能再坎坷曲折一些,或許會不那麼突兀。

另外,全書的最後一部分,“福音書”式的佈道,也飽受詬病。

確實,有的細節也許處理的還不夠自然,或者說有點匆忙,這也給批評家們以口實,但這雖然不是託翁最偉大最完美的作品,但已經足夠震動我們的心靈。

篇三:

這本書是國外的一本名着,終於有機會拜讀了。

聶赫留朵夫凝視着那盞油燈的火光,想得出神。他想到生活裏的種種醜惡現象,又設想是人們能接受這些箴言,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怎樣。於是他的心充滿了一種好久沒有感受到的喜悅。

替主人公聶赫留朵夫寫出這話,我也是思緒了很長時間的。

這本書描寫了男女主人公的精神復活,尤其是男主人公聶赫留朵夫的精神復活。他大學期間是一個純潔、熱誠、朝氣勃勃、有美好追求的青年,在姑母家度假時,於美麗純潔的少女卡秋莎戀愛。等他進入軍隊和上流社會以後,過起了花天酒地,醉生夢死的生活,並誘姦了卡秋莎。這也是卡秋莎後來墮落,成爲妓女的主要原因。

直到在法庭上相遇,聶赫留朵夫良心發現,在爲瑪絲洛娃(卡秋莎)奔走申冤,上訴失敗後就陪她去西伯利亞流放。聶赫留朵夫的行爲感動了瑪絲洛娃,她重新愛上了他。但爲了不損害他的名譽地位,瑪絲洛娃拒絕和他結婚而同一個“革命者”結合。兩個主人公都達到了精神和道德上的“復活”。

在我讀這本書時,一位律師的話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看見他們不能不感激涕零,因爲我沒有坐牢,您也沒有坐牢,我們大家都沒有坐牢,那就的感謝他們的恩德。至於要唬奪我們每人的特權,流放到不很遠的地方,那是在容易不過的事了。”其中的“他們”就是檢查官和有權引用或不引用法律的人。

這話真是讓我深思,如果“他們”可以爲所欲爲,那還要法院幹什麼呢?同時,聶赫留朵夫與卡秋莎的愛也讓我感動。她愛他,認爲自己同他結合,就會毀掉他的一生,而她和西蒙一起走開,就可以使他恢復自由。

她由於實現了自己的願望而感到高興。這部作品具有高超的藝術性,高度的真實性,深厚的人性。反映了沙皇俄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刻畫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要克服使人們飽受的駭人聽聞的罪惡,唯一可靠的方法,就是在上帝面前承認自己總是有罪的,因此既不該懲罰別人,也無法糾正別人。

當我遇到了一切追求精神生活的人常常遇到的情況。那就是我起初覺得古怪、荒誕甚至可笑的思想,卻不斷被生活所證實,有朝一日我會忽然發覺這原是及其平凡的無可懷疑的真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