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名言讀書名言

讀完《浮生六記》的一些感受和啓示

本文已影響 2.17W人 

讀完《浮生六記》的一些感受和啓示

讀完《浮生六記》的一些感受和啓示

這是我讀完《浮生六記》的一些感受,希望能有所啓示。

《浮生六記》:衆生皆苦,清歡難度

瞭解《浮生六記》卻是在李白那句“浮生若夢,爲歡幾何”之後了。總覺得李白爲這本書做了最好的詮釋。一開始爲田園而去,爲了沒有矯揉造作的安樂而去。循着大家的評語,伴隨着沈復,觸及着隔了百年的浮世之樂,想着心中的白月光,頓得清歡。可越是深入,越是覺得苦澀。

讀完《浮生六記》的一些感受和啓示

生於蘇州滄浪亭旁的體面人家,按沈復的話講是“天之厚我可謂至矣”。他的前半生也確實如此,不用憂慮生計,呼朋結友,尋幽探密。可最大的幸事,即使沈復不曾言明,也逃不過陳芸其人。

那是婦道森嚴,男尊女卑的古代。你難以想象有着這樣一位婦人,才情俱佳,恪守婦道的同時卻又不落俗套。林語堂先生說芸是“中國文學中一個最可愛的女人”,誠非過譽。早年喪父,靠着女紅養活一家,自學認字,偏偏還學得極快。沈復很喜歡描寫她如何可以陪自己在閨房中談論詩書、賞月飲酒。除此之外,敢於女扮男裝去看廟會,僱了餛飩擔子爲丈夫的花會溫酒,主動爲丈夫謀妾室,諸如此類,乍讀令人神往,覺得實在可愛;但多讀幾遍,便覺得最可貴處,是她風雅感性之後的緘默沉靜。

在那樣一個除了丈夫的疼愛無甚長處的家庭裏當媳婦,她默默承擔着很多東西,居然還能過出安貧樂道的風雅勁來。其實,二人的夫婦生活並不算舒暢,除了前幾年的風流,往後便是苦心經營,清寒不已,甚至難以爲繼。最終,妻子早逝,讀者尚且扼腕,更遑論沈復本人。最後一句“奉勸世間夫婦,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以過於情篤。”語云:“恩愛夫妻不到頭。”哀莫大於心死。

晚年沈復著此作時談及爲何將閨房記樂放在篇頭,只是說及關雎位於詩經三百篇之首。這乃夫婦情事,我也如此做。但僅僅如此嗎?他對陳芸的愛至死都未放下。

遍觀書中其人其事,在輕鬆寫意的筆下呈現的卻都是遺憾的悲歡離合。沈復的第一知己鴻幹二十二歲便早逝;妻子結拜的姐妹憨,有意將其納爲妾室,最終爲人所奪,也成爲妻子重病的誘因;偶然結識,相處良久的喜兒,而後拋她而去,惹得其尋短見[]。沈復本人自二十多歲後,便在外顛沛流離,與妻子苦心經營,期間屢次經商失敗。更曾帶着重病的妻子離開父母家,與子女在雪中告別。而後,妻子逝世,兒子於十八歲離世,再後來父親去世,又遭人討債。

何以給他勸慰,除了那份刻骨銘心的感情,還有山水。貫穿全文的不止有人,更有其一次次的尋幽探密,縱情山水。即使最落魄時,也依舊徜徉。

我也是南方人,家鄉離其出生地蘇州很近。我也是看着江南風光長大的,連大學也是在南方。可即便如此,我依舊對其筆下描寫的風景心生嚮往。那些最原汁原味的風光到現在還有幾分,那些亭臺樓閣還有幾分韻味,我腳下的河水是否因循着千百年前的足跡。偶爾也會裝模作樣的嘆惋着傳統的凋零。莫名的覺得與那莫說千年,便是百年的風光都隔了一條銀河。人們總是強調着傳統的精神,若是連最基礎的倚傍都凋零,何來的傳承。

初讀嘴角總有笑,可越讀越是覺得苦澀。在那輕鬆寫意的筆觸之外,那些坎坷,生離死別纔是常事。“不過記其實情實事而已”。真實的令人動容。李白詩曰:浮生若夢,爲歡幾何。這百年時光,好似一場夢,歡暢時光又有多少。終生浮於世,多受苦難。你是出生富貴,榮華加身,卻也難保一世快活;你是出生貧寒,不着一縷,還是在泥土裏掙扎。最後都是塵歸塵,土歸土。

浮生有六記,失其二。其中歡樂有,晶瑩剔透如水晶,給你最樸素的清歡。悲傷也有,黯淡如微塵,平凡卻常在,亦得勸慰。

最後,衆生皆苦,清歡難度。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