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名言名人名言

30多歲了,我選擇辭職,真實事例及分析

本文已影響 7.18K人 

30多歲了,我選擇辭職,真實事例及分析

30多歲了,我選擇辭職,真實事例及分析

講一個真實的案例,關於我。2012年,正好35歲那年,離開了工作8年的上市公司,並且是以較高的職位離開。主要不是收入問題、也不是人際關係問題,更不是不能繼續待着,而是覺得人一輩子總要嘗試做一些更有意義、跟隨本心的東西。

關於不滿意,我的職業生涯告訴我有三個層級的不滿意:

30多歲了,我選擇辭職,真實事例及分析

第一個層級:滿意與不滿意的關鍵詞是“開心”。正如馬雲說的,錢拿少了、傷心了,我認爲都是第一個層級的。當然,大多數情況,主要都是薪水問題。錢拿的多,被傷了心又如何?是的,在20多歲的時候,我也是這樣的想法。

第二個層級:滿意與不滿意的關鍵詞是“成長”。到了這個階段,伴隨着薪資的增長隨之而來的是焦慮,薪資越高的越焦慮。原因是:人在職場,不進則退。後邊有一羣初生牛犢在虎視眈眈你的職位、你的薪水,老闆也在不斷地審視新的人選。所以,是否能持續成長,讓自己越來越值錢顯得更爲重要。這個時候,會明白人生是長跑,暫時的領先不是領先。需要的是,更多的成長機會,讓自己能夠持續的成長和質檢,只有成長才能解決焦慮問題。通常在30-40歲這個期間,會有更多的體會。

第三個層級:滿意與不滿意的關鍵詞是“意義”。每天辛辛苦苦的上班下班,到底爲了什麼?如果有一天,在臨終的時候,回想這一生,我們能提起的是什麼?“兢兢業業的上下班?“,”還清了房貸?”。這些都是我們人生的過程而非結果。而在這個階段,可能纔會真正的去思考,我這一輩子來到人世間一遭到底是爲了什麼而來?

有人會說,你這不就是馬斯洛嗎?從生存到自我實現。是的,就是人人都知道的馬斯洛。但是我們很多時候,從一開始滿足生存的需要(比如更高的薪水),漸漸的迷失,只有更多的薪水、更多的物質,卻忘記了需求的提升(成長、尊重乃至自我實現)。

所以,單純的問30歲敢不敢辭職這個問題,我想回答的是:不光30歲,甚至40歲、50歲都要”敢於辭職“但是不要”盲目辭職“,我們隨時都有選擇自己未來的路的權利,然而,我們更應該認清楚我們是爲什麼要辭職,而不是僅僅在追求更輕鬆的環境和更高的薪水。

而關於這件事情的看法,如果20年前有人跟我說起,可以重新來過,我想我的收入未必會更高,但是我回想起過去的20多年,會更加的坦然和自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